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1年 第2期 > 第4版 热点关注
坚定不移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2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下功夫,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通过融入国际循环有效助力国内大循环提质升级,为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中长期动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将有更多新看点和新趋势,我们要多管齐下,通过扩大开放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一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对外贸易国,我国主动塑造良好国际环境以促进对外经贸合作的能力已远强于改革开放初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处理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深化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为我国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开展高水平价值链合作创造良好条件,也要处理好与要素互补性较强、市场合作空间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系,共同合作构建新型生产网络,拓展对外开放发展空间。

    二是逐步提升开放合作层次。要继续降低关税水平,大幅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托国内大循环,为各类高端要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促进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积极拓展商品贸易新市场空间,有效提升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是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在科学测算和综合衡量不同领域“边境后”规则体系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规则外溢效应的基础上,应视领域不同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等发达国家相关规则对于鼓励创新、促进公平竞争等积极作用更大的领域,在深入分析相关规则适用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予以学习和借鉴,尽快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关规则、标准的融合;对于数据安全管理、补贴政策等双方规则存在较大分歧的领域,应积极建立相应的规则协调机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达成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合作的方案;对于行业管理规则、行业技术标准等具体行业规则领域,则应推动双方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在尽可能多的领域达成规则互认的协议。

    四是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平衡性。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完善向西开放通道交通网络布局,形成无缝衔接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有效降低中西部地区开放合作成本。可考虑在中西部地区选择一些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优的城市,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开放合作等方面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平衡发展。针对电信、教育、医疗、专业服务、文化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台高水平的开放措施,逐步破解对外开放的领域失衡问题。

    五是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主动创设新型开放合作模式、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大实践。未来应更加注重构建更具灵活性、公平性、透明性的合作机制,有效发挥各个合作方的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种外部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完善经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为重点,逐步形成互利性更强的新型合作模式;要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数字经济、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科技教育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领域,则应在借鉴现有规则基础上,共同制定更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合作需求的规则和标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  2021年3月4日)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